订阅
健康饮食 https://www.025jiajiao.com/yingshi 很难想象,在房地产行业迎来“寒冬”之际,最先“暴雷”的竟然会是处于行业头部地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恒D,负债1.97万亿,只能用外强中干来形容。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曹德旺在第九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上“点名”说出了实情:许家印自身只有39亿元的资本,却可以撬动2万亿的贷款,这就是中国式的金融,在向美国学习的时候,可能有些标点符号没有看对学好。 很显然,许家印是过分利用了金融“杠杆”。要知道,马云的蚂蚁集团也不过百倍杠杆,而许家印却达到了500多倍。但问题是,高杠杆就意味着高风险,坚持高负债率就意味着要用高息的债,如果赚得还不够还息,那么暴雷必然是迟早的事。 其实许家印对此是心知肚明,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近些年许家印一边颂扬着国家、强调着感恩和社会责任;一边又为恒D寻找新的增长点和“避风港”,按照做地产的思路跨界经营,在多元化的道路上撒钱狂奔:3000亿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成立恒D高科技公司、打造恒腾网络等等。 但结果也如预想的那样,这些业务非但没能给恒D带来增长点,反而让恒D在债务泥潭里越陷越深。究其根本原因,盖房子起家的许老板以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事实绝非如此。正如任正非所说,高科技靠的是砸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等等。 比如恒D汽车,许老板一出手就是474亿,并豪迈地提出了十五个字战略:“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完全一副资本的态度。另外,许老板还为恒D汽车定下了到2035年年销500万辆的“小目标”,要知道,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销也不过136万辆,可见许老板的心有多大。 尴尬的是,恒D汽车彻底沦为了汽车领域的“一朵奇葩”,前后投入3000亿,连一台整车都没有造出来,就连计划短期内上市的恒驰5也从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名单中离奇消失了。这意味着,许家印妄图从新能源汽车领域重新打造“商业帝国”的计划可能行不通了,最好还是回归老本行。 没想到的是,国内近日再次传出重磅消息,许家印或许也没料到,他的“商业帝国梦”会破碎得如此之快。 据媒体报道,海口市规划局发布了公告,将无偿收回恒D旗下8块房产用地的使用权。值得强调的是,这8块地可不便宜,恒D为此付出了数十亿元的代价。如今被无偿收回基本就宣告了恒D花费的这几十亿彻底打水漂了。 国家之所以出手收回土地,是因为恒D拿到这8块地已经两年了还没有动工,违反了相关规定。前有李嘉诚专门“囤地卖地”,搞得到处烂尾、一地鸡毛的前车之鉴,国家制定拿地2年内必须动工的规定,就是为了防止投机取巧行为的再次出现。 综合来看,恒D已经很难再回到当初了,全面复工复产也不现实,只是希望许老板能够信守承诺,把那些还未完全烂掉的项目尽快完成,让付出了血汗钱的基层业主都能住进自己的房子里。 从“暴雷”至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恒D就呈现出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这足以印证曹德旺说过的那句话:实业兴邦、金融误国。希望少一些“柳、杨”之辈,多一些曹德旺、任正非这样的实干企业家,他们才是中国科技崛起的基石。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