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沪指再现3700点 曾想“下跌卖出 跌完再买”的你 赶上这波上涨了吗?

2022-01-08|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2021年接近尾声,A似乎也开始冲刺了,昨天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700点,截止收盘报收3681.08点,上涨0.40%,深证成指和......

  2021年接近尾声,A似乎也开始冲刺了,昨天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700点,截止收盘报收3681.08点,上涨0.40%,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也分别上涨0.67%和0.87%。市场略有回暖了,很多投资者也想准备“上车”了。

  最近还有投资者想到了一个“妙招”:当基金持续下跌的时候先卖出,及时止损,等到跌“狠”一点或者有反弹迹象的时候再买回来,这样,既能躲掉下跌,还能赶上上涨,岂不美哉?

  乍一听这种操作好像很聪明,大浪来时躲在岸上静观其变,等到大浪退潮了再下场。今天小夏就来和大家详细聊聊,这样的操作究竟可不可取?

  下跌时先卖出的三种类型

  在了解这种操作究竟可不可取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看,为什么大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其实从人的本性来看,大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因不外乎有三种:

  第一种是风险厌恶型,这种类型的投资者看到账户出现损失就受不了,所以当基金出现下跌时就想卖出止损;

  第二种是后市失望型,他们觉得持续下跌的基金,后面走势可能也不乐观,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所以打算先卖出“落袋为安”,之后再寻找合适的时间点再次入场;

  第三种是择时交易型,这种投资者属于对自己的操作比较有信心,也可能有一定的投资经验,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认为相比长期拿着不动,波段操作低买高卖的收益要明显更高一些。

  大家这个时候也可以对号入座一下,你是否产生过类似的想法,你又是属于哪种心态呢?

  择时真的能获得更高收益吗?

  但无论是哪种心态,其实归根结底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先躲掉下跌,然后在底部时或者市场趋势转为上涨时入场。那么问题来了,普通投资者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吗?我们所以为的择时,真的能获得更高收益吗?小夏准备用几组数据来回答大家这个问题:

  新基金发行

  统计2016年11月到2021年11月近五年的新基金发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新基金发行规模最高的月份是2020年7月。

  当时上证指数在十多天内完成了五六百点的直线拉升,但在冲到3400点上方后就开始了波动节奏;新基金发行规模靠前的月份还有今年的1月和2月,当时全市场几乎都在看好春季攻势,上证指数也在当时到达了今年最高的3731.69点,此后就开始一路震荡。

  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大家的进场热情其实是和市场热度息息相关,市场直线拉涨的时候进场的人越多,但当时市场热并不代表后面指数就能一直涨,很多时候都是大涨时入场然后经历一波震荡。

  投资者能否成功择时?

  上海证券曾做过一组测算发现,选取了设立时间满3年且当年平均规模高于2亿元的基金产品作为分析样本,来评估投资者择时行为所带来的损益,最后发现的重要结果是:

  首先,绝大部分产品的投资者回报都落后于产品收益。

  其次,市场环境越复杂,择时成功率越低。

  第三,投资者择时创造的正回报水平远小于择时造成的业绩拖累。

  第四,具有更好流动性的产品并未改善投资者择时效益,它们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更为剧烈。

  机构VS个人投资者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单账户年化收益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1月到2019年6月间,从择时方面来看,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择时收益都为负;从选股角度来看,1000万以上的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等还是可以通过选股来实现了较为可观的整体收益,但1000万以下的散户,他们无论是选股还是择时的收益都是负,最终总收益也告负。

  所以说,千万不要抱着“下跌时先卖出,等跌狠了再买回来”的心态来买卖基金。因为,当你以为自己躲掉下跌的时候,很可能也同时躲掉了上涨。

  投资者不要尝试在股市里频繁进出

  知名投资大师约翰博格曾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表示,投资者不要尝试在股市里频繁进出:“永远不要离开股市然后认为你可以回来,因为你的情绪会完全击败你。短期投注不是一个好方法。”

  那么,面对市场震荡,投资者更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还是小夏一直所强调的:

  第一,坚持长期持有。因为权益资产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持有期越短,收益率出现的波动往往也越大;相反,当持有时间拉长时,有更大的概率平抑市场风险,获得合理回报的确定性也越高。

  第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止盈规划。小夏之前跟大家科普过一些比较科学的止盈方法,比如牛市止盈三二一法则,也就是目标收益率达到30%、20%、10%后分批止盈;还有最大回撤止盈法、恒定市盈率止盈法等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链接复习→基金定投赚钱了,要落袋为安吗?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是不擅长把握时机、或者不想将投资变得太复杂的小伙伴,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投资“捷径”:基金定投,不需择时、不用考虑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只要按规律投入就能持续摊平投入成本,静待“微笑曲线”的出现。(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豫西生活网 http://zsdarong.cn/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西部视窗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西部视窗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