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新闻式软文范例 近日,上海地铁11条线路推行“弱冷车厢”,市民在为此举点赞的同时,也有人提议地铁开设孕妇、女性车厢。 澎湃新闻援引部分市民的意见认为,“女性车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也有人质疑这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因为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中,权利保护应该“去性别化”,偏向了哪一方,可能是对另一方的性别歧视。 上海地铁有关负责人日前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开设孕妇、女性专用车厢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目前上海地铁共有19条线路,运营规模居世界第一,日均客流超过一千万人次,上海地铁存在着不同程度运能不足的情况,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车厢已经非常拥挤,地铁在满足现有车辆检修需要的前提下,已满负荷投入运营,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开设孕妇、女性专用车厢无法实现。 事实上,这也是国内大多数城市地铁运营者的共识。百度百科关于“女性车厢”的词条就表示:专设女性车厢是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 (资料图:深圳地铁此前开设“女士优先车厢”) 虽然上海地铁官方已经通过大数据摆事实,委婉否定了“设置女性专用车厢”的想法,网友们仍然吵翻了天。高赞高回复的热评中,很容易区分哪些是来自女性网友的,哪些是来自男性网友的。 抛开大量性别对立和人身攻击言论,有追求实际的网友表示,上海地铁确实客流量大,高峰期能挤上去就不错了,提高乘客素质比开专用车厢更有用。 还有人举出深圳地铁的例子,表示“女性优先车厢”形同虚设,上海不必跟风。 也有女网友表示,女性需要的是平等,而不是这种“特权”。 更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设置女性车厢才是真正的性别歧视。 类似的表达,在综艺节目《奇葩说》中也出现过。当时双方辩论的话题是“女性停车位”。 总之,虽然吵翻了天,但网友们的结论却相当一致:女性车厢?大可不必了。 在立法、执法、监督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让女性下了车厢也能自如地生活在真实社会里,比一个“女性车厢”,来得重要得多。 来源:澎湃新闻、微博等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