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谷歌SEO http://www.seoroot.cn 3月1日,我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经济今年在国内外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和国内消费依然低迷带来的“巨大”压力。 王文涛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今年外贸压力将会很大,形势将会非常严峻。” 他表示,劳动力短缺和原材料成本高企,也给中国中小企业处理海外订单的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不断恶化的劳动力短缺和不断上升的投入成本也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压力,影响了他们对外国订单的能力。” 2021年,全球从疫情中继续复苏,推动出口大幅增长,中国经济从中受益。中国报告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贸易顺差——6764亿美元,这可能是有史以来任何国家的最高水平,我估计未来也很难有人超越了。尽管半导体短缺等因素扰乱了制造业,但出口同比增长29.9%。 然而,随着消费开始下滑,12月零售销售仅增长1.7%——大大低于预期的3.7%的增长,也低于11月3.9%的增长。 王部长表示,由于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中国今年必须“尽一切可能”刺激国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王部长说得非常中肯,也基本上点出了症结所在,那么202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难在哪里? 1、高基数带来的增长困难,2021年我国的外贸在全球疫情订单的情况下,取得了一个很高的增长数字,这也导致今年要在这个基数上增长十分困难。 2021年,中国的海外发货量每个月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只有2月份例外,中国的海外发货量较上年同期的低迷增长了155%。 2、正如王部长所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的短缺给中小企业的订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国的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型企业的外贸订单都属于来料加工型,因为附加值比较低,非常容易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而今年有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就是地缘政治紧张推动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当然劳动力短缺也是一个问题,因为疫情迟迟不退,导致了一些劳动力流动的减缓,这给一些地区的招工带来了压力。 3、如商务部副部长任宏斌在去年12月所说,随着竞争国家恢复生产能力,以及推高出口价值的通货膨胀逐渐缓解,出口增长可能会放缓。 4、国际地缘政治的冲击可能会干扰中国的外贸。一方面是原油和金属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是欧洲和美国需求的减弱,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加息,叠加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双重冲击,使得欧美的经济可能会带来衰退,而导致需求减少,这对于中国的出口是不利的。 所以今年大力地刺激国内的消费是必要之举,好在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下行压力之后,2月份的消费出现了一些复苏势头。官方PMI和财新PMI制造业指标显示在2月份,我国的制造业有复苏的趋势,新订单也开始增加。 当然这种复苏能否持续还需要不断地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推动减税降费。 在投资领域,中国的目标是扩大市场准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进入中国工业领域,包括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目前国内的投资暂时无法快速提高的情况下,扩大市场准入,吸引外部投资就显得非常重要。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