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7994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7994.xyz 核酸检测再次降价了。 近日,北京等多地相继发出通知,将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样本价格由80元降至58元/次,5样本、10样本混合检测价格同步由每样本30元、20元降至18元、13元。 与此同时,京东也携手各地合作核酸检测机构,升级核酸在线预约检测服务并推出补贴活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样本价格低至48元。根据信息,用户在京东或京东健康APP搜索“核酸检测”,即可进入专区页面进行在线预约,凭身份证前往采样地点检测取样,24小时内可获取报告。专区页面还上线了北京地区加急检测入口,最快2小时可极速出具报告。 核酸检测价格一降再降,获取报告时间也不断缩短,对于将核酸检测报告作为出行“通行证”的大众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自疫情开始以来,大众的钱包可谓饱受核酸检测的折腾,尤其是疫情初期,一次核酸检测要近200元,尽管到了后来,核酸检测价格由200元降到120元、再降到80元,但多次检测下来仍然会觉得心疼。如今,48元便可检测一次,大家也不禁松了口气。 不过,在松口气的同时,一个问题也不免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核酸检测价格能够从200元降到48元,那它的背后究竟有多大的利润空间? 事实上,不只是核酸检测,在疫情期间,同样成为人们生活重要部分的,还有新冠疫苗。截至2021年10月3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6836.2万剂次,目前正在推行第三针加强疫苗。疫苗不需要百姓自己付钱,是国家财政拨款,但它和核酸检测的钱最后都流向哪了呢?这背后又有多大规模的市场呢?哪些机构获益了呢? 海量需求 毫无疑问,疫情的出现激发了一个核酸检测的市场。 2020年初,由于供应量不足,核酸检测一度成为武汉疫情防控力量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当时,即使在武汉之外的地区,想做核酸检测也没有那么容易,个人只有出现发热等症状,去发热门诊就诊才能检测,更多时候,只能以单位团体预约的形式来组织。巨大的检测需求与严重不足的市场缺口,催生了一大批PCR实验室(PCR,最成熟的核酸检测技术)及相关的医疗机构。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细胞分子遗传学与分子病理研究室主任肖艳群曾向媒体介绍,截至今年年初,仅上海市就有120多家PCR实验室,其中70多家都是因为检测新冠而新增。不只上海,这种情况也同样在其他省市发生。 核酸检测机构的增加极大地便利了大家的需求,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通知,春节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的方案。而据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约4000万人次。 除了春运期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以及人们日常的出差工作等情况下需要核酸检测外,疫情不定时地在全国各地暴发也会引发大规模的核酸检测。2020年7月,北京新发地暴发疫情,随后,北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核酸检测。2020年7月7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北京核酸采样与检测人数已超1100万。 近期,贵州遵义针对确诊患者的出现开启了全员检测,仅在第二轮检测中,遵义便完成采样1682076人。 但全员核酸检测的人数和次数远不止如此,在瑞丽,一位2020年1月28日出生,才仅一岁半的小男孩,因为身处疫情传播高风险地区,截止到今年8月31日已经做了59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给他留下的印象之深,现在他每次见到核酸检测医护人员,都会自觉地拉下口罩,张开嘴巴。待检测完之后,他又会在一旁坐下来,拿着手里的小皮球不断地敲击地面,偶尔表情呆滞望向天空。 坊间还流传“空姐平均3天一次核酸”的说法,财视传媒向东方航空相关人士求证,得到的答复是“2天一次”。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都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新兴市场,那么,在这个市场中,这些与核酸检测以及疫苗相关的机构及公司,它们获得的利润是多少呢? 暴利生意? 据2020年湖北省公布的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试剂集中采购中选产品供应清单,核酸检测试剂盒本身的价格并不高,如迈克生物旗下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中标价格为16.78元(1人/份),明德生物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中标价为23.9元(1人/份)。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以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在集采过程中,还存在不断降价的情况。达安基因1月21日表示,在浙江省一次集采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中,中标价格已经降至10元每人份。从这个价格可以看出,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走的是规模效应。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诊断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为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年1月18日,圣湘生物表示,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5亿元到27.66亿元,同比增加6375%到7008%。 圣湘生物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所需,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相应疫情防控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全球市场需要,进而公司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等产品销售大幅度增长。 而在这条产业链的下端,与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低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的价格。2021年春运期间,市面上医院做一次检测的价格大致在120元左右。即使中间扣除配送费、人工费、检测费等,也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医疗诊断机构巨头迪安诊断预计2020年盈利7.12亿-8.16亿元,同比增加105%-135%,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金域医学2020年累计检测超3000万人次,预计2020年可盈利14-15.6亿元。 如此来看,核酸检测这门生意果然暴利。那新冠疫苗呢? 今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发布的一季度财报震惊了市场,同时也将科兴中维推到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位置。 财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生制药净利润约人民币19.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18.5%,其中,应占联营公司及一家合营公司盈利部分,达到了约14.76亿元。 在中生制药业绩发布之后,“应占联营公司及一家合营公司”所指代的企业——科兴中维很快就被人们扒了出来。 自疫情以来,凭借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科兴中维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几大疫苗供应商之一。资料显示,2020年12月,中生制药向科兴中维出资5.15亿美元,持有其15.03%权益。照此推算,中生制药15.03%权益的利润为14.76亿元,科兴中维一季度整体盈利就逼近100亿元!尽管科兴中维并没有对该数据做出回应,但疫苗所带来的收益之大可想而知。 风口收紧? 核酸检测和新冠疫苗的风口确实可以说是检测机构和疫苗生产商的成长契机,但这种风口真的能够长久吗? 近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以及市人力社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 而南宁市自2021年9月10日起则将单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由60元/次调整为50元/次。安徽省也完成了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开始以来的“四连降”,即由最初的400元/人次降到不超过77元/人次、67元/人次,再降到现在的不超过60元/人次。 由此不难看出,留给核酸检测试剂生产厂家及检测机构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缩小。而且,随着大量的企业入局,市场已经出现了供给过剩的迹象。 这也注定了核酸检测不会是这些企业一直赚钱的“风口”,而是趋于一种稳定的细水长流状态。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国内新冠疫苗的覆盖率已达79%,天花板近在眼前。在疫情常态化的如今,龙头企业仍可将其作为一项常规业务,但中小企业再想入局也非易事。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