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输送网带 一说到青霉素,或许大家都并不感到陌生。 小时候时候生病去医院,医生给打一针青霉素,身体恢复得会更快,最重要的是,青霉素的价格不贵,老百姓基本上都用得起,没什么压力。 但后来却发现,医院反而开的青霉素越来越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看到青霉素的影子。 作为人类使用的第一种抗生素,为何青霉素会沦落到这样结局呢? 青霉素,曾在历史上拯救了不少生命 青霉素就是一种抗生素,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细菌,效果很好,特别是在疾病初期。 早在1928年夏天,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赖特研究中心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忘记收拾实验台上器皿就去度假。 等到9月份回来时,弗莱明发现自己离开多日的实验室的器皿一个个都长满了不少细菌,其中就发现一个器皿上沾满了绿色的霉菌,并且开始向四周蔓延。 于是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个青绿色的霉菌周围出现一圈空白,发现这个细菌能够消灭不少细菌。 随后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青绿色霉菌能杀死不少细菌,比如白喉菌、炭疽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 最终弗莱明将其自己发现也发表了研究,在1929年2月提交了有关论文《青霉素——它的实际应用》,随后被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随后1938年,德国和澳洲科学家钱恩和弗洛里基于这篇论文,在1941年成功分离出青霉素,最后青霉素很快在1944年在美国投入量产。 之后到了战争期间,青霉素不仅挽救了成千上万病人的性命,而且还使人平均寿命延长了15年。 基于对青霉素的贡献,最终弗莱明、钱恩以及弗洛里在194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正是因为如此,这种药物才被广泛地应用起来,甚至使用了几十年,青霉素应用在临床上,在控制、灭杀细菌方面都起到了很大帮助。 既然青霉素这么好用,为什么用得越来越少了呢? 第一、使用局限性大 青霉素虽然很好用,但是它也存在不稳定性,特别是和现在新研发药物相比较,青霉素的主要使用方法是注射,但是不能口服。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的使用途径就比较小了,使用局限性非常大,导致患者使用时没有那么方便。 第二、具有针对性 青霉素确实可以用来杀菌,但是也仅仅是针对初期的细菌才有好的控制效果。 而随着患者的疾病越来越严重,细菌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从而出现细菌的耐药程度逐渐加深。 之前使用的青霉素,不再适合使用于目前的细菌,又或者是新的细菌需要更强效的药物才能杀死。 第三、存在一定的风险 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但是也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过敏就是不良反应的一种,如果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休克的现象,有些患者甚至会因为过敏而导致死亡。 任何一种药物都会有“落幕”的一天,新的药物出现,功能更多,药效更好,老的药物自然就慢慢不再使用了,青霉素就是这样的。 也有人问,青霉素到底好不好用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以前生了小病,用青霉素作用很大,价格还那么便宜,自然就会觉得青霉素很好。 但如果患者本身疾病就很严重,并且身体比较敏感,这种药物就不能使用,一旦错误使用,反而会对身体带来更大的麻烦。 就比如孕妇,女性怀孕期间肯定不能使用青霉素,月经期间也不能使用。青霉素在使用之前,医生肯定要多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判断出到底能不能使用。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