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事件概述 北京时间5 月10 日,理想汽车发布2022Q1 财报: 2022Q1 实现单季营收95.6 亿元, 同比/ 环比分别为+167.5%/-10.0% ; 销量约为3.2 万辆, 同比/ 环比分别为+152.1%/-10.0%;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22.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1,086.6 万元,亏损同比收窄约97.0%。 分析与判断: 疫情下毛利维持良好研发投入增长发力未来营收端:2022Q1 公司总营收为95.6 亿元,其中汽车业务收入为93.1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68.7%/-10.3%。同比上升主要来自于汽车销量的增加;但由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和产销的下降,环比有所下降。在其他业务方面,2022Q1 总营收达到2.53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27.2%/+3.6%,主要得益于充电设备、汽车配件的销售和对已售汽车维保服务的增长。 利润端:毛利方面,在原材料价格和物流价格持续上升的情况下, 公司汽车业务毛利率仍然实现小幅上升, 达到22.4%,同比+5.5ppt/0.1ppt,同比增长主要来源于2021 款理想One 所带来的单车ASP 的提升(2022Q1 单车ASP 为29.3 万元,同比+6.6%)。经营性收入方面,在剔除股权激励支出后,经营性利润率为0.8%,同比/环比分别为+7.1ppt/-3.1ppt,环比的下降主要来源于研发和营销管理等费用的增长。 费用端:2022Q1 公司研发费用为13.7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67.0%/+11.7%;研发费用率为14.4%,较2021 年全年整体上升2.2ppt;销售管理费用为12.0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35.9%/+6.8%;销管费用率为12.6%,较2021 年全年整体小幅下降0.3ppt.费用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对研发和销售管理人员团队的主动扩张;研发投入主要被用于全栈式自研的NOA 驾驶辅助系统和纯电车型的技术开发。渠道方面,截至4月底,公司共拥有225 家零售门店,覆盖106 座城市;292 家维修服务中心,覆盖211 座城市。零售门店较2021Q4 末增加19 家,多覆盖4 座城市;维修服务中心增加14 家,多覆盖7座城市。公司计划在2022 年末达到400 家零售门店。 现金流:截至2022Q1 公司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和短期投资总计511.9 亿元。期间产生运营性现金流18.3 亿元;自由现金流5.0 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当前现金流充裕,不存在流动性风险。 2022Q2 展望:公司预计2022Q2 汽车销量将在2.1 万辆至 2.4 万辆之间,同比区间为+19.5%至+36.6%,环比区间为-33.8%至-24.3%;对应的营业收入约为61.6 亿元至70.4 亿元, 同比区间为+22.2% 至+39.7% , 环比区间为-35.6% 至-26.4%。 新车型定位价格齐上升智驾纯电同步走 L9:作为理想汽车全新的旗舰级产品,L9 将在2022Q3 开启交付。L9 将基于公司最新的EREV 平台,使用自研的增程式系统,底盘和中央域控制器,搭载升级版的辅助驾驶系统—LiAD Max.该系统将包含全场景下的辅助驾驶功能,而且和理想One 一样,将全系标配。在座舱配置方面,L9 也将提供豪华座椅,高性能音响系统和全新的三维互动体验。公司表示,L9 的目标是让家庭用户体验他们从未想象过的产品需求。我们认为L9 将进一步验证理想的长期竞争优势,为理想带来全新的增量。 NOA:公司表示2021 年12 月发布的全栈式自研NOA 3.0已经为超过10 万名理想One 的用户提供了驾驶辅助;在高速驾驶中,NOA 渗透率已经达到了61.3%。由此收集的数据将为公司进一步开发完全智能驾驶功能提供重要帮助。 纯电汽车:公司表示在纯电车型研发方面,主要方向为高充电效率电池、高压平台和超充技术。公司目标为开发可以在10分钟充电至超过400 公里里程的产品。在车型设计方面,公司认为从产品效率来说,SUV 仍更适合增程式的技术。公司表示未来纯电车型将会带来完全不同于目前市场上任何一种形态的产品。 五大平台助力产品矩阵价格区间上下拓展 公司将利用5 个不同的平台来支持未来的产品矩阵,包含增程式平台、800V 高压纯电平台、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电子电气架构。李想表示,2023 年公司将推出3 款产品,包含全新一代的增程式汽车,首款纯电汽车和首款价位在20 万元到30 万元区间的中型汽车。 在价格方面,公司将逐步探索20 万元到50 万元的空间,在每10 万元价格区间内设计一款重量级产品。 产品矩阵设计方面,公司将参考iPhone 的产品方案,利用不同技术平台的组合来打造针对不同价位,不同需求的客户群体的产品。在2025 年之前,公司产品规划将保持对家庭客户的关注。 投资建议 理想多款新品加速推出,产品矩阵扩充驱动需求增长。自今年Q3 起理想将迎来全新的产品周期,价格区间拓宽,产品矩阵丰富,智能化配置升级。从未来的渠道建设及产品推出速度来看,我们认为新品周期有望驱动理想未来销量快速提升。受益标的【理想汽车H】。 电动智能重塑产业秩序,坚定看多零部件。新势力及传统车企供给端质变持续推进,上半场电动化趋势已定,下半场智能化竞争开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齐加速,带来业绩快速增长+新定点催化,推荐从客户维度(新势力等产业链)+产品维度(增量部件)选择标的,双维共振最佳。 1、客户维度: 新势力车型较传统燃油车迭代速度加快,供应链验证周期缩短,同时供应链趋于扁平化,驱动产业链公司的业绩增长曲线变得更为陡峭。推荐特斯拉+新势力产业链:【拓普集团、新泉股份、上声电子、隆盛科技、文灿股份】,受益标的【旭升股份】。 2、产品维度: 智能电动变革将带来品牌力与产品力重塑,各车企均不断增加智能电动化配置,期望实现品牌向上:优选声学-【上声电子】、智能驾驶-【德赛西威*、伯特利、经纬恒润-W】、天幕玻璃-【福耀玻璃】、一体化压铸-【文灿股份】、智能座椅-【继峰股份、上海沿浦】、内饰-【新泉股份】、平台型-【拓普集团】。双碳压力叠加电动车减重对续航提升的驱动,汽车轻量化空间广阔,推荐【文灿股份、爱柯迪、拓普集团、伯特利】,受益标的【旭升股份】。 风险提示 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积分、碳排放等法规未能严格实施导致车企新能源新车型投放进度不达预期;芯片短缺影响。 (文章来源:华西证券) 文章来源:华西证券抖音充值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